在电路中,电流表的指针可以来回摆动。电路中产生的是交流电。在交流电中,电流每秒周期性变化的次数称为频率。频率的单位是赫兹,
目前,我国电网通信电源频率为50赫兹。家里用的电源是50赫兹。赫兹是赫兹的缩写,代表电流在一秒钟内周期性改变方向的次数。电流在一秒钟内有50个周期,方向改变100次。换句话说,电压从正电压变为负电压,然后从负电压变为正电压。这个过程每秒进行50次。
世界上一些国家,如英国和美国,使用60赫兹的通信电源,日本选择2个频率,关东使用50赫兹,关西选择60赫兹。因为它是二进制的。后来的国家使用十进制,所以频率是50赫兹
我国如何规定电力系统标准频率及其允许误差?
国家电力系统规范频率为50赫兹。容量在300万千瓦及以上的系统,频率允许误差为50±0.2hz,时钟指示和规定时间的误差不大于30秒;容量小于300万千瓦的系统,频率允许误差为50±0.5Hz,时钟指示和规定时间的误差为不超过1分钟。如果误差超过允许值,大型机组将跳闸,不利于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。
频率对电力系统中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影响是什么?
普通线圈绕组又称电磁式电流互感器,电子式适用于工频(50Hz)通信电流信号采样,
由电子元件组成的电子霍尔式电流互感器使用更宽的电源频率,最高可达几千赫兹,通常连接到逆变器的输出侧进行电流检测。
。频率对误差影响不大。当频率增大时,误差先减小后增大。
随着电源频率的增加,比值差和角差减小。当电源频率降低94时,比值差和角差增大。这就是电流互感器的频率特性。
我国变压器铁芯按50Hz规划,而弱磁区和强磁区的铁芯是非线性的。在规划变压器时,当使用额外频率时,必须使变压器工作在线性范围内
磁芯在弱磁区和强磁区都是非线性的
当频率过低时,磁芯的磁通密度增大,磁芯在饱和区工作,进入非线性区,误差增大。
当频率过高时,铁芯的磁通密度变小,铁芯工作在弱磁区,进入非线性区,误差增大。
从这个角度看,在一定范围内,附加电压或电流的使用可以在低频时减少,在高频时增加。
另外,变压器工作时需要励磁电流。当频率不同时,相应的励磁电流会发生变化,这也会导致输出二次电压或电流误差变大。
因此,变压器一般允许在附加频率附近工作。
频率越高,泄漏电流越大。高频泄漏是由杂散电容引起的,电容电抗随频率的增加而减小。